(資料圖片)
為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去年11月我國正式啟動實施被視為“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金制度。
銀行推出了儲蓄存款、銀行理財、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個人養老金產品,保險機構推出的保險產品類型,則從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擴充至包含養老年金、兩全保險等形態。截至6月6日,金融機構推出的相關產品總數已經達到664只。
不過,當前,我國個人養老金制度尚處于開局起步階段。昨天(6月9日),在陸家嘴論壇上,有嘉賓關注到當前個人養老金呈現“開戶熱、繳費冷”的現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改變?嘉賓們展開討論。
數據顯示,去年11月正式建立個人養老金制度以來,開戶數量目前已突破3700萬,不過,這其中,真正往賬戶里存錢的僅有900多萬戶,戶均繳費額度平均2000元左右。究其原因,與會的保險企業一致認為,是當下設定的12000元年繳費限額,顯得尷尬:對高收入人群來說,額度太低,而對低收入人群而言,又增加了負擔。
根據國民養老的測算,稅前收入達到8000元及以上,才能享受到個人養老金3%的稅收優惠,而在8000元收入之下,3%就是成本。
除了激勵政策本身需要優化外,在場險企也認為,對個人養老金定位不清、重視不夠等都是導致參與度不如預期的因素之一。
(看看新聞Knews記者:馬婕 金普慶 編輯:張博忺)
下一篇:最后一頁
記者觀察:個人養老金賬戶如何養成“吸金體質”?,養老保險,個人養老金
1、如果她愛的是你的朋友,你朋友也愛她。2、那你就退出3。本文到此分
川觀新聞評論員鄧也綠樹叢生、鷺鳥成群、魚翔淺底……日前,省生態環境
6月9日,第二十五屆重慶國際汽車展覽會在悅來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本次重
在聚會期間逗小孩年齡的客人可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小孩子需要簡單而簡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