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上午,(我所在的)一堆群都被解散了,不光是報銷群,相關的項目群、會議群、溝通群等等,所有企業的相關微信群全解散了?!弊蛉眨ㄖ芪澹┪玳g,一家上市藥企內部營銷人員向財聯社記者透露的信息,體現了近段時間“史上最強”醫藥反腐風暴對企業帶來的沖擊力。
(資料圖)
財聯社記者多方采訪獲悉,在本輪醫藥反腐壓力下,行業內如“學術推廣”活動延期、銷售團隊解散等情形已屢見不鮮。醫藥上市公司的銷售、推廣費用等財務指標一時間也成為“關注焦點”。記者統計A股去年營收規模超1億元醫藥公司數據發現,有近40家公司銷售費用相對營收比例超過50%。但其中,渠道、賽道及主營產品生命周期差別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并非所有銷售費用占比高的公司都有“問題”。
對于醫藥腐敗的痼疾,記者采訪的業內專家指出:多年來,一部分藥企抱著飲鴆止渴的心態,沉醉于“帶金銷售”的“毒酒”而難以自拔。在前所未有的反腐高壓之下,近期業內“震感強烈”可能只是一個開始,更深層次的變革進化將出現在醫藥商業邏輯上。預計“風暴”過后,相對規范的規模藥企將被動獲益,醫藥行業期待一個風清氣正的新氛圍。
醫藥代表“人心惶惶” 銷售費用備受關注
“有人銷筆記,有人避風頭”“講課費想給都給不出去”“我們有些會議都暫緩了,你們的活動有受影響嗎?”在財聯社記者“潛水”的某醫藥行業聊天群,諸多醫藥代表“分享”著各自省份最新的反腐動態,忐忑與緊張四溢蔓延。
人心惶惶也導致近期醫藥行業流言不斷。近日,網絡有傳言稱恒瑞醫藥“某地辦公室被端”、“數據被拿走”等。對此,恒瑞醫藥方面周三(8月2日)對財聯社記者回應稱:公司及下屬分子公司,以及所有派駐機構目前沒有該情形。
“之前覺得反腐還離自己很遠,但聽到一些傳言和消息,我們都有點害怕自己在醫院遭遇同樣情況(被調查執法部門帶走)?!蹦撤轮扑幤蟮膶W術代表向財聯社記者透露,“現在為了‘安全’考慮,我們好多醫藥代表都被通知,不讓去醫院了。”
與此同時,醫藥企業財報中的銷售費用、推廣費用等也被推到“聚光燈”下,受到市場的高度關注。
據財聯社記者了解,醫藥公司的銷售費用包含企業為推廣產品和服務花費的各種款項,有部分虛假調研、虛高宣傳、贊助會議、藥品回扣等可能也被囊括于其中。因為發生過程虛實難辨、費用產生存在復雜性和隱蔽性,醫藥企業的銷售費用一直是監管部門重點關注的領域,很多醫藥企業在尋求IPO時,都被問詢過有關推廣服務費、商業賄賂等問題。
哪些公司費用占比高? 企業稱“不存在相關風險”
財聯社記者使用Wind數據統計發現,2022年營業收入超1億元的A股醫藥企業(剔除流通類、服務類)中,年度銷售費用超10億元的企業共66家,其中復星醫藥、步長制藥、恒瑞醫藥、百濟神州、白云山和華潤三九這6家公司的銷售費用都超過了50億元。
但若按照銷售費用占營收比來排序,共有近40家企業銷售費用占比過半。其中,2022年銷售費用占營收比重較高的前十名企業分別是廣譽遠、靈康藥業、未名醫藥、澤璟制藥-U、諾誠健華-U、*ST紫鑫、生物谷、龍津藥業、奧賽康、科興制藥。上述企業中,有的也曾因銷售費用占主營業務比例過高,而收到過相關監管函。
若按銷售費用中的廣告宣傳費用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排序,前十名分別是靈康藥業、廣譽遠、*ST紫鑫、生物谷、奧賽康、龍津藥業、凱因科技、西藏藥業、譽衡藥業、科興制藥。這十家企業中,靈康藥業的占比最高,為81.32%。
銷售、推廣費用高就一定有問題嗎?對此,靈康藥業證券部向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的財聯社記者表示,有關公司銷售費用的問題,此前已在上交所6月發出的監管工作函回復中作出過說明。公司也關注到近期行業內反腐風暴相關消息,但公司合法合規經營,不存在相關風險。
在上述工作人員提及的回復函中,靈康藥業認為,公司2022年的銷售費用率有所上升具備合理性:如圍繞全面消化渠道庫存的短期目標,采用了積極的營銷政策,加大宣傳;調整銷售策略,加強非集采產品的市場推廣;加大被納入集采產品在非集采區域的推廣力度;加大重點推廣品種醫院的開發力度,擴大覆蓋面。
同樣針對銷售費用占比較高的問題,龍津藥業證券部對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的財聯社記者表示:“銷售費用占比的問題我們不好立刻回答,可以去投資者互動平臺留言,我們會給出合理回復。公司也有關注到業內的反腐壓力,我們公司不存在‘暴雷’風險,請放心?!?/p>
對于行業腐敗問題,降藥價網創始人、知名醫改專家衛柏興告訴財聯社記者:自從外資藥企進入中國開始出現醫藥代表之后,“帶金銷售”模式就迅速傳播擴散,一度導致不搞“帶金銷售”的藥企便無法占領市場,腐敗問題在幾十年里惡性循環,所以才會出現上述情況,(企業的)銷售費用一個比一個高?!跋嚓P部門可以重點關注某些企業,一查一個準!”
“雖然有些企業類型不一樣,比如說有的就是以OTC品種為主,有的主營產品還處于商業化推廣初期,銷售費用占比自然會高。但這種(行受賄)不良風氣確實存在,與醫療行業各環節都有千絲萬縷、根深蒂固的聯系。我們也希望國家此次力度空前的行動能夠徹底震懾住一些企業,抓一些典型,還醫藥行業一個風清氣正的氛圍?!毙l柏興期許道。
行業反腐震感不斷 風暴后哪些企業會受益?
據財聯社記者了解,近期醫藥行業的反腐風暴或許還未到尖峰時刻。消息面上,多個部門和省市近期曾多次對醫藥反腐做出表態,行業反腐風暴風力或進一步加強。
5月10日,據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消息,多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印發2023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的通知》,明確指出整治行業重點領域的不正之風問題;7月2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教育部等9個部門聯合召開視頻會議,部署開展為期一年的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7月28日,紀檢監察機關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在北京召開。
另據媒體報道,日前,上海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不約而同”地針對醫藥IPO銷售推廣,向中介機構提出四大核查要點;8月2日,廣東省衛健委等13部門發布《關于調整廣東省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聯席機制成員單位及職責分工的通知》;浙江、海南、湖北多省陸續發布通知,要求集中整治全省醫藥領域腐敗亂象。
海南省衛健委則直接公布了集中整治工作舉報電話,舉報對象范圍覆蓋醫藥企業(藥品試劑、設備器械、醫用耗材廠家)以及與之相關聯的經銷商、醫藥代表,舉報內容第二條為“藥品、器械、耗材‘帶金銷售’腐敗問題”。
“該來的總歸會來,這似乎是個必然?!敝t藥準入專家,風云藥談創始人張廷杰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本次醫療領域反腐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太一樣,層次高、部門多、落地快、穿透式、全鏈條,相關企業、代理商、醫院等都有“壓力”。
“近期,密集出臺的醫藥反腐政策已經上升到更高級的層面,將會讓整個行業發生巨大變化?!贬t庫軟件董事長涂宏鋼是醫療體系資深觀察者和創業者。他告訴財聯社記者,今年“力度空前”的醫藥反腐風暴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很多查處是從末端抓起,從一個代表入手,到對接的主要醫生、主任還有院長,再從這些已經明確的事實反向倒查企業行為,同時從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一些財務報表里面發現各種端倪,再整合公安和稅務的力量,進行深度挖掘;二是醫藥反腐升級對行業有巨大長期影響,腐敗核心動力來自于醫生、主任還有院長從藥械的招標、進院和處方的自由裁量權獲得利益分配,換句話說,就是可以通過利益驅動來扭曲真實的臨床處方行為。
那么,風暴過后醫藥行業是否將迎來新生?
“一切舊的利益體系的粉碎,必將迎來新的體系的重建,期待風雨后的新生?!眱蚝赇搶ω斅撋缬浾哳A測道,未來醫藥行業應當有以下幾個變化:一是醫生的灰色收入整體會有較大下降;二是理論上沒有了扭曲的利益驅動,醫生可能會更關注患者療效與患者獲益,而非被其他東西干擾,一些治療性藥品會獲得更好認同;三是已經入局的規模藥企將被動獲益,一批所謂“安全無效藥”可能會自動被清理;四是醫藥代表結構調整,“良幣驅逐劣幣”,收入反而會增加;五是藥企推廣模式將由原來的從醫生處方行為邏輯展開為主,轉變為醫生和患者端的齊頭并進;六是學術會議將整體減少,特別是無價值的學術會議會更少。
張廷杰也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我認為本次‘風暴’過后,一部分企業會采取完全不發費用方式,一部分企業對合規的票據等處理方式會更加嚴格;終端的帶金點位應該會有所下降,甚至有些學術做得好的企業還會因此受益?!?/p>
“另外,不知是因為(景氣度)不達預期還是其他因素,醫藥行業的資本預期較低迷。當然,這也與(醫藥行業)融資環境相關。一只氣球大到一定程度后不能猛吹,需要緩沖,這是一個基本邏輯也是一個周期。但從理論上,看好三年以后的醫療資本市場?!睆埻⒔苎a充道。
實習編輯:李文玉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上一篇:一人比劃一人猜100個臺詞(一人比劃一人猜100個)
下一篇:最后一頁
“今天一上午,(我所在的)一堆群都被解散了,不光是報銷群,相關的項
1、快樂傳真第一個人看詞語,然后用肢體動作表達,后面的人不能看。2、
據悉,目前行洪過程還在持續,天津市水務部門根據各區防汛需求,累計向
昨天備受花粉期待的華為HarmonyOS4正式發布,小編認真看了下發布會視頻
K396三天三夜脫險紀實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