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6月6日電 悠揚的扎念琴聲、時快時慢的“踢踏”舞聲、男女混合的傳統藏族曲調和現場觀眾的歡笑聲、鼓掌聲……6月5日,由上海市援藏干部人才聯絡組拉孜小組、西藏日喀則市拉孜縣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的“遇見|雅江情濱江意·滬藏文化交流”演出走進楊浦文化新地標“YOUNG劇場”,為初夏的繽紛申城再添一抹亮色。
在此前6月2日,“遇見|雅江情濱江意·滬藏文化交流”演出就已走進楊浦濱江,為市民帶來民族特色文化的盛宴。
拉孜,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當地的男女老少皆能歌善舞,他們對堆諧情有獨鐘,每逢重大節慶活動時都要表演堆諧,通過表演表達人們對現實生活的贊美之情。堆諧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構成了一道亮麗的藝術風景線。
(資料圖)
西藏擁有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上海則有著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先進經驗。2008 年,堆諧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入藏以來,上海市援藏干部人才聯絡組拉孜小組圍繞 " 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 ",發揮 " 堆諧之鄉 " 等優勢特色,講好拉孜故事,推進當地文旅體教深度融合發展。
堆諧《踏地狂舞》、男女聲二重唱《親送援藏》、堆諧《飛弦踏春》、男女聲四重唱《我心中的城》、堆諧《妙音踏舞》、男聲二重唱《吉祥日喀則》、夏爾巴舞蹈《夏爾巴的春天》、男女聲四重唱《珠峰情濱江意》、諧欽《豐收之韻》、女聲獨唱《青藏高原》、藏戲《扎西學巴》……整臺演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引人入勝。
本次演出的成功舉辦,聯結了上海與西藏、楊浦與拉孜的深厚情誼,增進民族團結,促進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為雙方的發展開創新局面。
上海援藏干部,拉孜縣委常委、副縣長李贇峰是這臺演出的總策劃。入藏后,他走村入戶,多次在當地藝術團蹲點,對拉孜堆諧文化推廣展開了充分的調研。在他看來,這些年,藝術團致力于堆諧文化的傳承與推廣,也曾創作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但作為國家級非遺,它在大市場、大平臺的知名度還不夠響,其傳承發展依然有許多不利因素。此時,對前述佳作進行整合,有利于重新把“名片”擦亮。
在上海援藏的支持下,當地政府提出多項政策鼓勵年輕人加入,利用農閑時學習和排練堆諧曲目,推動堆諧的傳承。90后的格桑卓瑪就是其中之一,她是拉孜堆諧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拉巴最小的女兒,皮吉家族的第五代傳承人。
現在,30歲的她已經是拉孜縣民間藝術團的專業演員,經常到基層來指導團員練習。藝術團青年演員扎普說:“在加入拉孜縣藝術團的三年時間里,格桑卓瑪經常耐心地為大家講解拉孜堆諧的彈跳重點,我們遇到難點問題也都會在第一時間去請教她,大家對她的評價很好?!?/p>
拉孜縣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如何讓文化大縣的文化資源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強大助推力?
上海市援藏干部人才聯絡組拉孜小組的選擇是體系構建,規劃引領。
拉孜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旅局黨組書記、局長次仁扎西表示,在上海援藏資金、資源、理念的助力下,拉孜縣將非遺保護與文旅融合發展相結合,讓非遺項目“活”起來,更“火”起來。
“走出去、請進來”“尋求合作、共謀發展”,通過援藏助力,拉孜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文旅產業發展路子,特色資源轉變為產業優勢的愿景正逐漸照進現實。
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聯絡組組長、上海市人民政府駐西藏辦事處主任、日喀則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彭一浩表示,上海援藏倍加珍惜這些資源,依托基層黨建“雅布”工作法,積極推動西藏日喀則優秀地域文化和內地各民族優秀文化交流互鑒,讓古老土地上的特色文化插上現代騰飛的翅膀。
未來,上海市援藏干部人才聯絡組將繼續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助力像拉孜堆諧這樣的優秀傳統文化走出雪域高原,走向全世界,讓民族團結之花越開越鮮艷,讓“滬藏一家親”的主旋律在浦江之畔和雪域高原齊聲唱響。
上一篇:每日動態!@金山人,您的餐食可以在線看到制作過程了!
下一篇:最后一頁
6月5日,記者了解到,近日,自然指數網站更新了最新的自然指數排名
天眼查App顯示,6月2日,青海中綠電儲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
近日,全球支付平臺PingPong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簡稱MAS)原則性批準
國城礦業近5日陸股通資金呈現持續買入狀態,近5日北上資金累計凈買入68
截至發稿,華鋒股份(002806)報11 29元 股,成交量0 864萬手,換手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