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6歲的魏昌武和54歲的劉艷陽同是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師徒二人半個多世紀來,一直致力于反應堆儀表與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研發(fā)。
3月3日,在龍鱗系統(tǒng)生產基地,魏昌武(左)、劉艷陽在查看控制室盤臺。
【資料圖】
魏昌武說,反應堆儀表與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研發(fā)工作,就是要準確地測量反應堆的各種狀態(tài),根據測量數據來人工或自動控制反應堆,以保障反應堆的安全運行,這是核動力領域最基礎的科研,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huán)。
20世紀七十年代,魏昌武參與了我國核反應堆綜合治理工作,“由于當時的技術水平和其他條件不夠成熟,啟動反應堆后儀表沒有指示,到底啟動沒有都不知道,萬一遇到操作不當,很危險。”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魏昌武帶著5名三十多歲的同齡人,在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沒有任何圖紙可以參考的情況下,開始了研究。
魏昌武回憶,當時的工作環(huán)境可以用“小作坊”來形容,研究人員有了研究成果,一旁的幾名工人便根據圖紙在現場焊接,將實物做出來。經過艱苦努力,魏昌武成功完成任務,業(yè)界同仁尊稱他為“魏測量”。
1992年,劉艷陽從清華大學畢業(yè)進入核動力院核測量專業(yè)組工作。在魏昌武的帶領下,劉艷陽從熟悉大亞灣核電站開始,踏入了核電儀控領域的大門,后來相繼參加了秦山二期及擴建工程、嶺澳二期、福清、方家山、海南等核電站的設計工作。
3月3日,在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內,劉艷陽(右)在向魏昌武介紹龍鱗系統(tǒng)測試設備。
3月3日,在龍鱗系統(tǒng)生產基地,技術員在裝配龍鱗系統(tǒng)機柜。
3月3日,在龍鱗系統(tǒng)生產基地,魏昌武(中)、劉艷陽(左二)在與青年科研人員交流。
2001年,64歲的魏昌武退休時,囑托劉艷陽,未來要朝著自主化、小型化、高可靠、智能化的方向努力。
如今,劉艷陽已成長為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龍鱗系統(tǒng)研發(fā)團隊的負責人,他率領平均年齡只有30歲的268人團隊,以“雙自主化”(100%自主化硬件,100%自主化操作系統(tǒng)和軟件)為堅定不移的目標,歷時3年,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一套由近百個機柜、600多個控制器、3千多個功能部件、數百萬個元器件以及數千萬行代碼組成的龍鱗系統(tǒng)在2018年正式發(fā)布。
3月3日,在龍鱗系統(tǒng)生產基地,魏昌武(左)、劉艷陽(中)在龍鱗系統(tǒng)機柜前交流。
3月3日,在龍鱗系統(tǒng)生產基地,劉艷陽(右)在向魏昌武介紹龍鱗系統(tǒng)機柜生產情況。
目前,這套“雙自主化”的核電站反應堆測量、保護系統(tǒng)在完成設備的鑒定和取證后,實現了在漳州、海南等多個核電項目上的成功應用。
3月3日拍攝的龍鱗系統(tǒng)生產基地內擺放的機柜。
“魏老他們這一代老專家,完成了在反應堆內部裝上‘眼睛’的任務,為我們后續(xù)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今,新系統(tǒng)對反應堆的測量精度進一步提升,根據測量數據,系統(tǒng)自動控制反應堆的響應時間達到了200毫秒左右,對保障核電站安全意義重大。”劉艷陽說。
3月3日,在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信息安全實驗室,魏昌武(左二)、劉艷陽(右二)在聽取匯報。
來源:新華網
下一篇:最后一頁
1、出席是指參與會議的主要成員,這些成員是這個會議的參與者有權力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列席僅是在旁邊聽,而不
每經記者:葉峰每經編輯:肖芮冬煤炭股午后持續(xù)調整,兗礦能源跌超7%,華陽股份跌超4%,陜西煤業(yè)、中國神華
格隆匯5月31日丨中國投資開發(fā)00204HK公布公司近期與中盈華夏深圳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盈華夏簽訂了戰(zhàn)略合作意
5月28日,農行定西臨洮支行組織機關黨支部與該行幫扶村臨洮縣南屏鎮(zhèn)張家坪村黨支部聯合開展凝心鑄魂淬黨性
日前,市教委印發(fā)了關于做好2023年天津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指導意見(詳情)今日2023年天津市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