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達川區楊柳街道堅持以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導向,聚焦服務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積極創新“一站五中心”服務模式,推動社區與社會組織良性互動、社工與志愿服務同頻共振,切實把服務延伸到居民家門口,不斷提升街道服務群眾能力和基層治理效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提升聯動質效
接受群眾監督
依托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建設,創新“一站五中心”服務模式,街道以社工站為主導制定《楊柳街道“一站五中心”服務群眾項目實施方案》,通過整合組織、民政、街道各類項目資金(20萬元/年),將5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為“支點”,并引入專業社工組織運營,鏈接聯動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社區志愿者、社區公益慈善資源“五社”力量。
由街道社工站、社區社工室牽頭,全覆蓋收集群眾文化休閑、教育培訓等方面的現實需求,并“點對點”制定活動方案,采取“群眾點單、街社審核發單、社會組織(志愿者)接單”模式,全過程通過微信公眾號、“三務”公開欄進行公示公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聚焦“一老一小”
調動各方資源
楊柳街道聚焦轄區“一老一小”服務需求,投入“真金白銀”285萬元對“一站五中心”(街道社工站、五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進行功能提檔升級,并配備專業社工擔任社工站站長、民政負責人兼任副站長;專業通過閑置資源入股、社區自籌等方式成立4個社區公司,圍繞居民群眾興趣愛好特點培育發展舞蹈、書法、健身等社區社會組織39個,培育社工人才29名。
同時,持續深化“五社聯動”,以“百場公共禮儀進院落”活動為載體,定期通過社會組織了解居民需求、優化完善服務項目,街道社工站利用“活力楊柳”微信公眾號、微信QQ群等方式每月發布文明禮儀、文化惠民、志愿服務、“一老一小”、教育培訓5類活動信息,并發動社會組織、志愿者等共同參與。今年以來,累計開展節日主題活動5場、院壩會23場、暑期兒童活動9場、培訓教育講座15場,覆蓋居民2.1萬人次,切實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精品服務品牌
擦亮幸福底色
依托“一站五中心”建設,由街道社工站牽頭,鏈接“五社”資源優勢,積極與四川文理學院開展社區治理“校地合作”項目,廣泛發動轄區黨員、專技能人、熱心居民主動參與,示范帶動轄區居民、從業者從“被服務者”向“服務者”轉化,推動培育志愿者5700余名,組建“騎龍應急救援隊”“千坵五老調解團”等志愿服務隊伍12支,打造“楊柳五義”“葉家灣周六幸福講堂”“南欣樂享家”等精品服務品牌。
此外,通過創新“志愿者時間存折”機制,居民群眾以志愿服務“存積分”,社區通過社區公司盈利、社區基金募集、企業捐贈等方式提供“積分獎勵”,切實用“小積分”激活社區治理“大能量”,建立起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新模式。
□文/圖 達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桂丹倪 劉歡 通訊員 王平 張婷
來源:
上一篇:四川文理學院美術學院與定遠鎮共同打造“墻繪景觀長廊”
下一篇:最后一頁
要知道,簡約風格的裝扮想要展現出眾美感的話,其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
07月11日,昆船智能獲深股通增持萬股,最新持股量為萬股,占公司A股總
01:33大眾網記者陳國政實習記者張魯豫聊城報道7月11日,聊城市檢驗檢測
貴廣網絡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為貴州村BA提供直播信號傳輸支持,正
格隆匯7月12日丨云海金屬(002182)(002182 SZ)近期在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