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技術的使用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中已經可以到處看到,美國德克薩斯一家軟件設計公司研發的電子紋身、無人機產品、更多的是智能家居產品,AI、語音識別、手勢交互等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隨處可見,這時候人們不得不去對商業智能新發展趨勢重新審視了。
商業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簡稱:BI),又稱商業智慧或商務智能,指用現代數據倉庫技術、線上分析處理技術、數據挖掘和數據展現技術進行數據分析以實現商業價值。
【資料圖】
商業智能行業發展歷程
中國商業智能行業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為2000年,國內市場被80、BIEE。Cognos三大巨頭苯斷國內廠商通過二次開發尋求生存發展空間,第二階段為2013年,多內需求激增,國產BI廠商迎來第一波繁榮;第三階段為2020年至今,國內AI、大數據云計算飛速發展,國內互聯網巨頭相繼推出BI產品。
商業智能行業產業鏈
中國商業智能產業鏈上游為企業信息化系統供應商、數據整合、基礎設施供應商;產業鏈中游為大數據管理系統供應商、垂直領域產品供應商、各場景解決方案供應商;產業鏈下游為應用領域,主要為金融、電商、物流、出行、媒體、工業等領域。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商業智能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分析:
商業智能運用如商業、安全、金融、營銷、法律、教育、科學、工程、醫學可視化、生物信息學、健康信息學、人文、零售、電信,雖然商業智能在企業中廣泛應用于標準業務和電子商務,但商業智能應用程序在許多領域都在增長。通過對流程進行實時監控,企業也能夠快速利用這項功能來防范商業欺詐。手機欺詐檢測的樣本被用于收集事件并進行分析以檢測正常或欺詐行為的使用模式。商業智能理論和實踐的許多特點都存在:數據集成、實時分析、信息保護機制、協作和團隊合作。
據報道,目前我國大數據領域的人才缺口高達150萬。由此可見在如今的大數據時代,數據已經成為重要的信息資產,是不可忽略的生產要素之一。作為數據分析行業里耀眼到不可忽略的分支——商業智能,早已成為了眾多企業進行商業決策必不可少的基礎,企業對商業智能分析師更是求賢若渴。
商業智能軟件市場規模預測
第三方機構IDC咨詢發布的《2022上半年中國商業智能軟件市場跟蹤報告》顯示,2022上半年中國商業智能軟件市場規模3.8億美元,同比增速24.7%。2022年,企業IT投資變得更加謹慎,部分IT項目出現延期或暫停的情況。
IDC根據最新的市場情況調整了未來五年市場預測數據,預計到2026年,中國商業智能軟件市場規模將達到19.6億美元,未來5年市場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20.2%,與2021下半年的預測數據相比略有下降。
由于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NLP)和云計算帶來的優勢,商業智能的應用近年來經歷了重大轉變,降低了其在企業中的重要性。但商業智能沒有消亡,并沒有被人工智能取代。事實上,商業智能變得更容易使用,它正在擴展到更多企業,正在遷移到云中,嵌入到更廣泛的ERP和CRM軟件套件中,現在還將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納入其中。
商業智能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業內專家表示,當前,企業已經開始在數據分析的各個階段納入了人工智能技術,包括數據攝取、數據準備和數據分析與決策等,也為商業智能軟件解鎖了的創新應用方式。目前,商業智能與人工智能結合的主要方式有兩種:使用自然語言交互,以及使用機器學習來支持數據分析(例如,異常檢測、根本原因分析、預測建模),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將成為未來商業智能產品重要發展趨勢之一。
我國商業智能的未來發展趨勢:(1)廣告營銷的應用分析。商業智能可以完成基于個性化推薦系統的精準營銷模式。(2)電子商務的應用分析。在電子商務的實踐中,商業智能可以用于商品組合優化、彈性定價與智能促銷來完成收益管理。(3)供應鏈優化的應用分析。商業智能通過運籌學模型提高供應鏈效率和柔性。另外,通過商業智能對有強生命周期特征的商品來采取對應的促銷策略,避免倉庫積壓貨物導致的效率低下。(4)智能客服的應用分析。商業智能能夠通過APP、微信等智能終端軟件來和用戶進行交流,能夠自動化解決用戶的困難,商業智能能夠使客服更為標準化、統一化。
報告對我國商業智能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商業智能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商業智能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想要了解更多商業智能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商業智能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上一篇:拓寬全域邊界,抖音電商讓更多好產品、好手藝被看到-環球速看
下一篇:最后一頁
隨著智能技術的使用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中已經可以到處看到,美國德克
售出商品300億單,GMV同比提升80%——在提出進軍全域興趣電商一年后,
“中國大陸旅客的出行意愿和飛行需求量上來了,但是航空運力增長也比較
港股52周新高、新低
6月5日,記者了解到,近日,自然指數網站更新了最新的自然指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