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中醫傳統特色療法,根據《黃帝內經》中“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的理論,在三伏天陽氣最盛、人體腠理開泄、氣血運行旺盛之際,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使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病癥減輕或消失,是中醫學“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預防觀的具體運用。
人體很多疾病產生于夏季,由于夏季炎熱,沒有力氣發作,潛伏于體內,到冬季才發作或者加重。通過冬病夏治,利用夏季的氣溫高、體內陽氣充沛的有利時機,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治療屬于虛性,寒性的病,最大限度的以陽克寒,達到標本兼治,預防保健的目的,使一些難以恢復的疾病得到恢復。
【資料圖】
一是診療更加規范
為了認真落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冬病夏治診療要求,醫院醫務處、門診部對醫院所有開展冬病夏治科室人員進行資格審定和再培訓,所有人員須“持證上崗”,進一步規范操作流程。
二是內容更加豐富
根據夏季天人合一理念,延伸冬病夏治服務內容,以“夏三月、冬病夏治季”為主題,時間6月21日---9月底,內服外治綜合診治。具體內容:
1、三伏湯
許多冬季易患的慢性疾病,例如慢性咳嗽、反復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可以通過在夏天服用溫陽散寒、除濕通絡的中藥,來幫助改善體質,祛病養生,這樣可更好更順利的度過寒冷的冬季。如和胃溫肺湯治療呼吸疾病,化濕溫胃湯治療胃腸疾病,補陽溫腎湯,可溫補腎陽,填精益髓,達到保元陽、固根本的目的。
2、三伏貼
各科因人而異開展穴位貼敷,以中藥直接貼敷于穴位,經由中藥對穴位產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可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寬胸降氣,健脾和胃,鼓舞陽氣,調節人體的肺脾功能,使機體的免疫功能不斷增強,從而達到振奮陽氣、促進血液循環、祛除寒邪、提高衛外功能的效果。
3、三伏灸
運用中醫特色療法,在三伏天開展各式灸法,如艾灸、隔姜灸、中藥罐等,以達到暢通氣血的目的,順應三伏天時,藥性易于深達臟腑,往往可獲得良好的療效,充分體現“天人合一”的自然療法。
4、三伏茶
專家根據患者需求,辨證論治,有的放矢開出中藥泡茶飲,也可直接服用醫院健康產品,通過人為調和,增補陽氣,散寒祛邪,活血通經,利于祛除寒邪,緩解或治愈冬季易發病
5、三伏足浴
根據患者整體情況制定中藥泡腳方,每晚泡腳,排除寒濕,身體輕松,經絡暢通。
三是形式更有新意
為了集中展示冬病夏治方法,便于患者提前預約,下周三(6月21日夏至)上午8:30-11:30在該院門診一樓大廳“夏三月 冬病夏治季”啟動。當天有中藥調理區,各科名醫專家現場坐診,量身定制夏季中藥調理,當天免掛號費;三伏貼預約區、三伏茶、藥膳體驗區、道地藥材、院內制劑展示區以及中藥香囊制作演示區。
四是選擇科室更多
目前醫院開展冬病夏治科室有:
1、兒科
2.耳鼻喉科
3.風濕免疫科
4.婦科
5.呼吸科
6.老年科
7.脾胃病科
8.普內科
9.腎內科
10.推拿科
11.針灸康復科
12.治未病科
13.腫瘤科
冬病夏治哪些注意事項?
1、夏三月期間,中藥調理、穴位貼敷飲食應清淡,慎食海鮮、牛羊肉、辛辣刺激、肥甘厚膩、冷飲、冰凍之品。
2、穴位貼敷時要保持貼敷部位清潔。貼敷當天不能游泳,貼敷后4-6小時內不宜洗冷水澡,不能對著風扇、空調直吹,避免皮膚遇涼后毛孔收縮,影響藥物吸收,以及寒邪經貼敷創面侵入體內,導致疾病加重。
3、穴位貼敷后不要過分活動,以免大量出汗,導致藥物移動脫落。
4、每次貼敷,一般保留 6-12 小時后揭除即可。兒童酌減,可貼敷 0.5-4 小時,如患者體質敏感,應縮短貼藥時間。三伏貼貼敷后,除了可能有溫熱感外,一般無特殊反應。如有異常感覺應及時取下藥物,切記不要搓、抓、撓,以防止對局部皮膚的進一步刺激或感染。
5、三伏貼一般要求至少堅持3年。如果貼敷3年癥狀改善不明顯即認為無效,可以放棄貼敷;如果貼敷有效但疾病較頑固、癥狀仍較明顯,一般建議除了繼續貼敷,可以同時加服中藥以進一步改善癥狀,鞏固療效。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楊雯 編輯/高若婷)
下一篇:最后一頁
冬病夏治是中醫傳統特色療法,根據《黃帝內經》中“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作為深藍汽車的第二款車型和首款中型SUV,深藍S7最近可謂是熱點不斷啊
hello!我是阿豪師兄很多小伙伴在夏天都想穿得舒適涼爽又不太路人~師兄
BBA在燃油車的帝國,毫無爭議是主導者。長久以來,銷量對比競品處于斷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