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或將一年更比一年熱。
厄爾尼諾現象。 NASA
【資料圖】
歐洲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日宣布,6月初全球平均氣溫超過工業化前水平1.5攝氏度,突破了各國政要2015年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承諾要守住的底線。1.5攝氏度是一個關鍵值,一旦被全面突破或將帶來不可預料的嚴重后果。
盡管這次突破是暫時性的,現在已回落,但研究人員在考察了多方因素后預言,這種短時的突破可能會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地球或將加速變得更加炎熱和不適宜居住。
此次短暫的升溫還創造了6月全球平均氣溫的新記錄。由于地球還在進入可持續數年之久的厄爾尼諾期,這樣的升溫預示著全球各地將會出現更多的極端天氣。
哥白尼計劃副主任薩曼莎·伯吉斯(Samantha Burgess)表示,雖然全球升溫必須維持在閾值之上更長時間,才意味著被真正突破。但是此次為期11天的超越已經表明,某種新的征兆已經到來。尤其因為此次超越是首次發生在北半球的夏季。
往年全球氣溫升幅也曾有超越1.5攝氏度的時候出現,但都發生在北半球的冬季或春季。夏季平均氣溫的上升究竟意味著什么尚不明確,但科學家普遍表示了他們的不樂觀。
科學家的不樂觀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地球過去三年一直受到拉尼娜現象的影響。拉尼娜帶來的東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溫偏低現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全球變暖帶來的升溫效應。但從今年起,厄爾尼諾將取而代之。厄爾尼諾走的是另一個極端,它會使東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溫異常偏高,能夠將全球平均氣溫再拉升0.5攝氏度甚至更多。
有傳聞2023年可能會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而研究人員表示,厄爾尼諾現象可以使2024年的氣溫比2023年更高。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平均氣溫越高,極端天氣就越多,后果也越嚴重。因為全球變暖的幅度和極端天氣的頻率、強度之間存在著直接的對應關系。
波茨坦氣候沖擊研究所的斯特凡·拉姆斯多夫(Stefan Rahmstorf)提醒說,此次全球升溫超越1.5攝氏度表明,我們有多么接近這個底線被全面突破的時刻。而這種事情一旦發生,人類將同時面對氣候不穩定性和生態系統崩潰所帶來的巨大風險。
斯坦福大學的氣候科學家羅布·杰克遜(Rob Jackson)認為,在厄爾尼諾的推波助瀾下,未來幾年中,我們有可能會看到全球升溫1.5攝氏度的閾值被越來越頻繁地超越。但其背后的原因并不只是厄爾尼諾,更主要的是整個氣候系統發生了變化。我們不應對升溫底線被全面突破的時間點提前到來而感到吃驚,因為這個進程可能已經開始了。
參考 June temperatures briefly passed key climate threshold. Scientists expect more such spikes https://phys.org/news/2023-06-june-temperatures-briefly-key-climate.html
下一篇:最后一頁
未來或將一年更比一年熱。厄爾尼諾現象。NASA歐洲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
近日,受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情況向好等多重因素帶動,處于整車產業上游
今天(6月18日)是父親節。人們常常開玩笑地說,父愛如山,有時又如“
新華社廈門6月17日電(記者李慧穎付敏)17日召開的第十五屆海峽論壇大
不用保水劑的蝦仁,三次更換原料確保不加防腐劑、不含起酥油(反式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