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童心:上海兒童文學作家群像》收集了好些兒童文學作家的故事,讀起來特別開心。
前不久,中國福利會出版社的美女編輯方鐵寄來一本書:《海上童心:上海兒童文學作家群像》。此書由中國福利會出版社出版于2021年11月,收集了好些兒童文學前輩的故事,還有后來居上的青年作家故事,讀起來特別開心,因為其中大部分我都熟悉,就好像在和他們對話一般。忽然,我的目光停留在“圣野”這個名字上了,他生于1922年,100歲的時候還在寫兒歌。
(資料圖片)
1978年10月,父親丁景唐出席在廬山召開的全國少年兒童讀物出版物座談會,他回滬后興奮地告訴我們: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學齡前兒童廣播“小喇叭”節目就要恢復啦!生長在五六十年代的人誰不知道“小喇叭”啊?這時,一種強烈的創作欲望油然而起,父親提議,“我們一起寫一首兒歌吧!”“好啊,好啊!”
“寫完后,寄給誰?”我問。
“《小朋友》的周大康啊。”
“周大康是誰?”
“就是圣野呀!”
我想起了曾在兒童讀物上看到過許多圣野的作品,還看到他寫的《歡迎小雨點》《雷公公和啄木鳥》《不睡覺的火車頭》等。
我們寫的《“小喇叭”又響啦!》,很快在《小朋友》1979年第4期上發表了。不久,我到少年兒童出版社去參加座談會,在會上,我第一次見到圣野先生,他穿著非常樸素,臉上帶著笑容,朗讀我們的作品,聲音是那么柔美、純真,根本不像一位年過半百的人,每一個字如同從一個學齡前的兒童口中流出來,我被迷住了,連鼓掌都差點忘了。
1980年代我正在準備寫《中國木偶史》,鉆到古書堆里,向一些研究古典文學史的前輩請教,還到圖書館去尋找很多報紙雜志,好像從大海里撈針似的尋覓關于木偶皮影的有關資料。
找著找著,寫著寫著,我想起還缺少一些新中國成立前后的少年兒童木偶的活動情況,找誰呢?對,找圣野老師,為什么呢?那時,他曾任《中國兒童時報》的義務編輯、《天行報》“原野詩輯”主編,說不定他手邊還保留著1940年代末期的《新少年報》呢?我立刻打電話與他聯系,果然他留有這份報紙,太好了!
圣野的家離我住的地方比較遠,我七拐八拐終于來到他家,進得門來,只見桌上已安放著一疊舊報,是《新少年報》。我坐下來,小心翼翼地翻著這些已有點發脆的報,終于我發現了幾則小文章,拿出筆想抄下來,一看時間已晚,圣野看我在猶豫,便說:“走,我陪你到馬路對面去復印吧?”我感激地點點頭。
到了那小店,老板與他很熟,不一會,任務就完成了,我要付費,圣野老師不允許,說他會和他們總結賬的,我只得作罷。回去時,我說:“送你回家吧。”“不要,不要,對馬路就是。你看,你回去的車站就在這里。”他回頭看看,說:“車來了,你快上車。”圣野老師看我上車后,自己一個人慢慢地過馬路,我望著他背影,心里的感動無法言說……
《海上童心》可以寫好多這樣的小文章,以后慢慢寫吧!(丁言昭)
下一篇:最后一頁
《海上童心:上海兒童文學作家群像》收集了好些兒童文學作家的故事,讀
努力成為一名民間科學家同意小公司這半年招人畢業生的技能與公司需要相
日前,游戲發行商Capcom在股東問答環節中透露,他們正在考慮對《生化危
機器人板塊午后回溫,山東威達漲停,昊志機電漲近4%,早盤一度跌超8%;
人民政協報訊(記者趙瑩瑩)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與北京銳捷公益基金會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