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要聞 > 正文
      佘山山頂看星辰!123歲天文臺關閉兩年后將重新開放
      來源:上海發布     時間:2023-02-28 21:50:53

      歷時兩年的大規模修繕,上海佘山天文臺以及上海天文博物館煥然一新,即將面向公眾開放。那么,當初天文臺為何沒放在徐家匯而選擇了佘山?來看上觀新聞的報道↓


      (資料圖)

      停用18年的望遠鏡修復完成

      位于上海佘山之巔的上海佘山天文臺,興建于1900年,于次年正式建成。作為我國首座擁有大型光學望遠鏡的天文臺,其“鎮臺之寶”是當時亞洲最大的40厘米雙筒折射望遠鏡,曾被譽為“東亞第一鏡”。自1901年起,該望遠鏡共拍攝了近7000張天文照片,包括最早的一批太陽、月球、星云、行星、星系等天體照片,并于1910年、1986年兩次記錄了哈雷彗星的回歸。上海佘山天文臺是我國現代天文事業的起點之一,2004年建成常年面向公眾開放的上海天文博物館。

      它為中國早期天文學研究提供了許多觀測照片和數據,也據此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科研人才,是天文愛好者心中神圣的殿堂。在那個還在使用玻璃底片拍攝的年代,天文科學家就借助這臺望遠鏡仰望星空,拍下了月球圖片,其上,大大小小的環形山清晰可見。而在望遠鏡的“職業生涯”中,曾拍下近七千張星體照片,記錄了大量的天文事實。

      玻璃底片拍攝相機

      據介紹,經過上百年的風吹雨打,上海佘山天文臺有些建筑已經“年老體邁”,出現破損、漏雨等情況。尤其是“鎮館之寶”40厘米雙筒折射望遠鏡,在江南水鄉上百年的水汽侵潤下,鏡片遍布霉斑和水漬,各類機械銹跡斑斑,不得已于2005年停止了觀測。

      2021年,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對佘山天文臺和天文博物館啟動了大規模修繕工作。除了對整體建筑進行完整的體檢和維修,還對“鎮館之寶”進行功能性整體修復,使這臺老望遠鏡成功“復明”。

      佘山天文臺1901年拍攝的首張月球照片

      在修繕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例如40厘米雙筒折射望遠鏡的修繕,基礎資料早已經缺失,望遠鏡的參數、機械結構等對于工程師來說,都是兩眼一抹黑,只能重新進行現場勘測,一共有500多個小部件、200多個小組件,逐一進行勘測采集后再逐一修復,最后使這臺老望遠鏡成功恢復了觀測功能。

      特制觀測椅

      隨著時代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上海天文臺現已擁有1.56米光學天體測量望遠鏡、25米射電望遠鏡、60厘米激光測距望遠鏡、天馬望遠鏡(65米射電望遠鏡)等一批觀測設備。在科研領域,40厘米雙筒折射望遠鏡早已不能勝任,但在科普領域卻可以大顯身手。恢復開放后,上海天文臺將適時通過開展科普活動等方式,讓公眾親身體驗“東亞第一鏡”的觀星魅力。

      天文鐘

      佘山天文臺建設前的地形測繪

      上海天文博物館子午儀觀測室

      新制作的多媒體展項

      與此同時,對上海天文博物館展廳進行了更新,豐富了內容和展陳方式,對佘山天文臺藏書室里的大量書籍、期刊和文獻資料進行了整理和挖掘。

      目前,上海佘山天文臺修繕的主體工程已經結束,再完善一些參觀細節,完成驗收工作后,就可以面向公眾開放。

      佘山天文臺的前世今生

      一座充滿靈秀之氣的山丘

      佘山天文臺的建立,先要從佘山的歷史說起。在上海市郊的西南區域零星分布著一些殘丘,大多由中生代火山巖構成,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就是松江境內的“九峰三泖”。

      九峰在現今松江小昆山鎮、佘山鎮境內,呈西南、東北走向,斷續起伏。依次名為小昆山、橫山、機山、天馬山、辰山、佘山(西、東)、薛山、厙公山、鳳凰山。歷史上習慣稱呼為“鳳、厙、佘、辰、薛、機、橫、天馬、昆”。九峰林木深秀,有眾多的奇石名泉,自然風光秀美,加上歷代名人的遺蹤故跡,使每座山峰形成許多景點。

      九峰勝跡歷經滄桑,于今大多已湮沒,現僅剩天馬山、佘山等寥寥數處可供游賞。因此,海拔僅為97.2米的西佘山(東佘山海拔68米)在一馬平川的上海地區顯得更為稀奇,堪為一座充滿靈秀之氣的山丘。

      康熙《松江府志》卷首峰泖圖中繪制的佘山等“九峰三泖”

      自古以來,佘山林木蔥郁深秀,景冠九峰,每逢旅游季節,游客甚眾。據宋代《云間志》稱,古代有佘姓者居此,故名。佘山多竹,所產竹筍有蘭花香味。據傳康熙帝南巡,品嘗了佘山竹筍后大為贊賞,曾賜名曰“蘭筍山”。

      佘山茂林修竹,蒼翠蔥蘢。西佘山正山門沿途古木參天,楓楊、香樟、櫸樹等百余株,樹齡都在百年以上。佘山自古以來人杰地靈,多名勝。據歷代方志記載,佘山有“白云晴麓”“香溪古徑”“罨黛舊園”“標霞峻閣”“昭慶幽居”“道人遺蹤”“宣妙竹林”“征君舊隱”“慧日雙衣”“洗心靈泉”十景。

      1993年6月,國家林業部批準在佘山風景區建立國家級森林公園。包括九峰地區所有山峰,控制范圍為18平方公里,保護范圍為29平方公里,共計47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6000畝,是上海市陸上唯一的以山林資源為主的旅游區。

      天文臺為何沒有放在起源更早的徐家匯天文臺

      事實上,佘山天文臺的建立不得不提徐家匯天文臺和徐光啟。

      在中國,近代科學西學東漸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人物當屬明朝末期的上海人徐光啟。他主持編纂的《崇禎歷書》系統介紹了西方古典天文學的理論和方法,其中還出現了伽利略將望遠鏡用于天文觀測后的一些天文發現。早期中國與西方天文學的聯系基本上局限于歷法編制。

      提起中國現代天文學發展的源頭,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紫金山天文臺。確實,這是國人自主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天文臺,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然而,按現代天文學建立起來的天文臺,在中國起源更早的就是徐家匯天文臺和佘山天文臺。

      徐家匯天文臺早期業務范圍包含了氣象、地磁、地震、天文等,然而,由于缺少必要的設備,天文學并非其主要工作,自1884年開始僅有觀星授時一項,使用的是巴黎高梯爾中星儀。

      1900年,建設中的佘山天文臺

      由于徐家匯天文臺成立后二十余年還沒有正式的天文研究工作,所以成立天文部門的建議提上議程。當時,巴黎專業廠商高梯爾定制的一座赤道式裝置的望遠鏡也被引進中國,這座赤道儀采用當時流行的“天圖式”,即在一鋼制的長方管上,一端裝置口徑為40厘米、焦距長7米的消色差透鏡兩具,一供目視、一供照相之用,在另一端目視之處有測微盤。

      1898年,望遠鏡和圓頂完工后,專家發現徐家匯一帶土質松軟,不能載負此3噸多重的儀器,還可能導致一系列問題。而佘山矗立在平坦的江南沖積平原之上,高近百米,是天文觀象的理想地點。就這樣,佘山開建天文臺的相關準備工作在1899年開始,天文臺于1901年完工。

      20世紀早期拍攝的佘山天文臺

      佘山天文臺全名幾經變更

      佘山天文臺完工后,蔡尚質被委派為佘山天文臺首任臺長,著手規劃,開始觀測工作。

      蔡尚質(中文又名薛華立),字思達,1852年生于法國,1883年來上海,在徐家匯天文臺工作,籌辦并負責授時部門。他與別人合作完成中西星名對照星表,是第一部用現代形式寫出的中國星表。1901年至1925年,他主持佘山天文臺工作20余年,不僅主持安裝了當時亞洲最大的望遠鏡,還開展對太陽黑子、日珥、光斑等課題的觀測和照片拍攝,并取得一系列成果。在1910年哈雷彗星回歸時,開展跟蹤定位觀測,并拍下彗核爆發的珍貴照片。

      1947年,佘山天文臺地磁部工作場景

      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12月12日,中國科學院和中央氣象局接管了徐家匯天文臺和佘山天文臺。氣象部門歸屬氣象局管理,地震地磁部門隸屬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而授時和天文部門則劃歸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管轄。此時佘山天文臺的全稱是“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佘山觀象臺”。1951年,李珩擔任該臺首任負責人、臺長,他也是中國現代天文事業奠基人之一。1962年,徐家匯天文臺和佘山天文臺改組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他又出任臺長。

      1962年后,佘山天文臺增加了人造衛星的觀測。從20世紀70年代起,又增加了人造衛星的金普勒測速、激光測距、精密定軌、軌道預報和資料處理,是國內衛星測地、激光聯測的負責單位,也是國內用新技術參加國際地球自轉聯測計劃的唯一單位。李珩之后繼任上海天文臺臺長的是一代天文女杰葉叔華院士。

      1983年,由上海天文臺牽頭研制高精度衛星激光測距儀,這是中國首架高精度衛星激光測距儀,是人造衛星精密定位觀測的主要儀器,測距精度達到厘米級,是當時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夠作白天測距的S1R觀測器。1983年4月26日,《解放日報》在頭版報道國內最大的現代化天文觀測實驗室在佘山動工的新聞。

      1983年4月26日,《解放日報》頭版報道現代化天文觀測實驗室在佘山破土動工

      此后,佘山天文臺的1.56米天體測量望遠鏡、25米拋物面天線射電望遠鏡等被評選為中國科學院當年十大成果之一,并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科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

      進入21世紀,佘山天文臺的觀測腳步沒有停歇。2012年10月28日,亞洲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在佘山腳下建成啟用。這臺高70米、重約2700噸、口徑65米的龐然大物參與了嫦娥探月工程、火星探測及其他深空探測任務,佘山天文臺由此如虎添翼,開啟新征途。

      2004年,有關部門對原佘山天文臺主樓進行大修,并在此基礎上建成了上海天文博物館。博物館以豐富的歷史內涵加上現代展示手段,使這座具有百年歷史的老資格天文臺再度煥發了青春,成了極受歡迎的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2012年10月28日,亞洲第一的上海65米射電望遠鏡在佘山腳下建成啟用。新華社 發

      來源:上觀新聞(作者:沈思睿 張海峰)

      上一篇:

      下一篇:

      X 關閉

      X 關閉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jizzjizz亚洲日本少妇|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7|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国产午夜亚洲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电影| 国产亚洲女在线线精品| 亚洲成片观看四虎永久|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熟妇av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线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人成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av色欲三区| 全亚洲最新黄色特级网站 |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在线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3区|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亚洲|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国产第一页|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国产A在亚洲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亚洲日本国产精华液| 在线aⅴ亚洲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